特别是极端好面子的委员长,这被他视为对国家及其个人的羞辱,空军高层因此受到了他严厉的斥责,像这种大人物在火头上是不会考虑什么性能上的差异的,惨重的损失被其视为空军无能的证明。
空军方面其实在心中也是憋了一口气,那场战斗从头至尾都是一场混战,在他们看来日军的战斗机性能固然优秀,但也不是无懈可击。当时中国空军的机群遭到了突袭,加上各机群互不统属,指挥协调上出现了混乱。结果持续支援被打成了添油战术,日机在战场上始终掌握着主动权,而中国空军飞行员却在对战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一批又一批的闯入战场,随即被占据性能优势的敌军打得溃不成军。
现在回头再看那场战斗,日军战斗机的数量其实远远少于中国空军,而且从以往的目击情报分析,至今为止这种新型飞机出现时,从未超出过当天的数量,可见日军手中也就只有少量的这种最新机型。最高领袖认为如果空军能够组织起足够数量的飞机。有针对的对这种日军飞机进行一场围袭,只要利用好手中飞机优良的空中机动能力,必定能够一雪前耻给予日本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领袖的命令是必须服从的,所以当这次日军轰炸机群来袭的预警报告传来时。空军已经在重庆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