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要不是吴澄的画值那么多钱且成功卖出去了,别说把骨灰葬在老家,可能丧事都不会按习俗在老家操办。
不管吴姜两家在丧事怎么操办这一问题上态度不是很一致,但骨灰总算回来了。
现在推行殡葬改革,人死了必须火化,但做不做棺材,骨灰能不能放在棺材里跟前些年一样土葬,上面管得不是很严,好像有文件说不允许,不过遇到这种事村干部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正因为如此,吴家昨天就请“阴阳先生”看过风水,确定葬在哪儿和下葬的时间。棺木也是临时请老师傅做的,不像那些老人早有准备,做好就上漆,到现在漆都没干。
仓促归仓促,该有的全要有,该办的还是全要办。
吴家低矮的老房子门口,搭起一个巨大的帐篷,帐篷里设置灵堂,灵堂中央吴澄的遗像栩栩如生。
几个大和尚身披袈裟,围坐在供奉牌位的八仙桌边敲木鱼念经,一帮道士敲锣打鼓吹锁啦。专门帮人操办白事的老先生时不时招呼姜兰及吴家小辈来这个磕个头,去那烧一叠黄纸。
帐篷入口处还有“军乐团”,只要有亲朋好友来吊唁,乐声就会响起。
佛教、道教、西洋乐,整个儿一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