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种理论不伟大,但一般民众却感受不到,这是个很头疼的地方。与其这样被动防守,还不如突围寻找突破口,谢洛夫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断定,苏联崩溃论绝对有巨大的市场,从民众到学者都会赞同,这点冷战的大环境会帮助克格勃的计划实现。
美苏双方在理念上均无法接受对方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视对方为洪水猛兽。在这一点上,美国对德国纳粹制度的容忍度甚至超过对苏联**的容忍度。三十年代,美国知识界的主流事实上是非常崇拜纳粹德国的。二战后美国迅速武装德、日两国,扶植两国的右翼势力,足以说明美国的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同属于西方文明范畴的美苏两国在理念上的不共戴天,与十七世纪时期三十年战争颇为相似,即为信仰而战。肆虐美国的麦卡锡主义,事实上造成了在美国进行**研究的人士人人自危。
但由于种种原因,研究苏联问题的学者和负责苏联事务的官员所受到的质疑和冲击,要远远低于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和从事中国事务的同行,麦卡锡寻找“替罪羊”的矛头所向,主要是负责中国事务的政府官员,而研究苏联问题的学者多有进入政府高层服务的机会比如基辛格、布热津斯基、赖斯等。可见,把苏联所代表的制度和理念极端化、妖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