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
“今年的粮食进度看起来完成的不错。”第二天觉得腰好一点的谢洛夫,和刚刚到达莫斯科的卢卡申科在克里姆林宫内散步,已经是秋天,一年又快过去了。
以现在苏联的产粮量,想要达到美国的人均指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能达到四分之三都算是人品爆,可就算是这样,苏联仍然要尽力自己搞好农业,不够了在从盟国进口。所以在苏联只要挂着农业专家的帽子,都是很值钱的名号。让卢卡申科做白俄罗斯集体农庄主席,积累一些名望对他未来很有利。
“还要感谢总书记的支持,道路通畅确实让农业生产方便了很多。”卢卡申科很谦虚。
那是当然的,要想富先修路。谢洛夫相信这句话是对的,不过到目前为止苏联没有一条国家级高公路,原因很简单,修不了。光一个西伯利亚一年就能把高公路变成翻浆路。
“如果你能稳定住现在的产量还有增长,两三年后可以去其他加盟共和国工作了,中亚方面一直需要风格比较强硬的领导,你也知道,边界压力很大,而且接壤的国家都比较贫瘠。加上乌兹别克出事,你作为一个克格勃边防军出身的干部,应该明白怎么做。”谢洛夫也不讳言对卢卡申科的看重,理由也是现成的,克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