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军刚刚取得了台儿庄大捷,但总的,日军仍然处于战略进攻态势,抗日战争还没有发展到战略相持阶段。许多人之所以动摇,就是因为看不到抗战前途。萧四明虽然年龄不大,但他讲的道理是实实在在的。比如他讲日本必败,就不是只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从战士们都熟悉的一年四季的收成讲起,讲中国有多少亩耕地,日本有多少亩耕地,中国的耕地亩产多少,日本的耕地亩产多少。讲日本人一年能够供应部队多少军粮,最大限度是多少。而且,由于有大量的敌后武装存在,日本人运到中国的粮食,相当一部分得落到抗日军队手里。随着战争的进行,中国人越来越多地觉悟,抗日军队越来越壮大,鬼子为了维持对占领区的统治,会不断地扩军增兵,军需自然越来越大。日本人会发现他们在逐步变穷,钱和粮食都供应军队了,国内的老百姓竟然吃不上饭了,战争自然就进行不下去了。打到最后,鬼子的钱没了,粮食没了,训练有素的老兵都战死了,再组建的军队都成新兵训练队了,战斗力下降了,自然就得吃败仗了,只能投降!
八路军战士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出身,有的人是为了跟着队伍有口饭吃才扛枪打鬼子的。萧四明讲的道理,浅显易懂,战士们一听就明白!
讲完抗战必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