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能避免。该如何改革,他心里有一本账,至于人才选择,他背靠着心学,拥有一大批青年才俊可以利用,即便暂时人才不够,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培养。
所差的就是一个时机,王安石养望三十年,等到了绝佳的良机,自己当然不用等这么多年,嘉靖已经没几年好活儿了。
而且嘉靖最后的这几年,绝对不好过。
唐毅看得明白,一方面科道言官再战胜了严嵩之后,快速膨胀,一再挑衅皇帝,嘉靖呢,他又担心死亡,更加迷恋长生,求道心切,花费巨万,不知节制。
再有严党秉国多年,官员的素质整体下滑,徐阶虽然有心整顿,可是他醉心权术,一味任恩。
官场的贪墨之风,比起严党在日,没有多少减轻,相反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风刀霜剑,一起袭来,再加上一个昏君,一堆添乱的言官,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应付不来这么难的局面。
如果勉力为之,只会错误越来越多,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威望都会消耗殆尽。与其在朝堂上浪费自己的名声,还不如冷眼旁观,积蓄力量。
王寅和茅坤,仔细推敲,都很认同唐毅的判断,嘉靖久病之躯,又服用丹药,撑不了多久,嘉靖一旦挂了,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