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们有自知之明,衙内圈的等级规矩,甚至比官场更为森严。
不在那个圈子里,最好免开尊口,以免坏了规矩,成为笑柄,连以前的圈子也混不下去了。
最后,又瞥了眼许多对他冷眼相看,眼中满是愤懑之色的士子们,贾环冷笑了声。
想来,这些多是杨妙儿或者小福的拥泵们。
贾环却丝毫不在意。
这个世界上,如果还有什么比窑姐儿的裤腰带更松垮的东西,那一定就是文人的风骨!
别看这些人现在这般对他怒目相视,可如果贾环放话要招幕僚,并开出条件,三年后引荐给隆正帝认识认识,这里面至少有一大半的文人,立刻跪舔他!
崖山之后无中国,说的,并不是血统,而是读书人的脊梁。
自此之后,虽然每朝还是会偶尔闪现出几个极耀眼的风骨文人出来,但相比于浩浩大势,却已是无力回天!
因此,贾环根本不在乎这些人的看法。
因为大秦祖制,除却军人不得干政是死线外,还有一条相对的禁忌。
文臣不得插手军国大事。
他们对军方最大的控制,就是军队的预算,军粮的供给,以及地方官对当地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