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而得名。
杨府既然能落第于此,就说明这家子里,出了个阁老。
杨顺。
论资历,杨顺可谓是老的不能再老了。
康玄四十八年时,他便以新科状元的身份入了翰林院,成了编修翰林。
到了康玄六十年,杨顺已经成了工部侍郎,官居二品。
因为为官清正端方,在士林中享有盛名。
只是,自从太上皇避居龙宫,隆正继位,忠顺王自此掌握朝中大权,官风清正为人端方的杨顺,因不肯屈从忠顺王,被赶出了京城,贬到滇黔之地做巡抚去了。
虽是一省巡抚,可滇黔之地为恶地,从油水十足的工部侍郎,到恶地巡抚,可谓十足十的贬迁了。
但杨顺虽然名中带一个顺字,却生性倔强,纵然在忠顺王掌权的二十年里一直只能在恶地为官,却始终不肯屈服。
直到隆正帝重掌大权后,整顿内阁,觉得无人可用,便想起了这位铁骨铮铮,官风显著的老臣。
操守极佳,风骨也极好,虽然能为寻常,但这般已经是极好的了。
拜为阁臣,重掌工部事宜,算是位高权重。
因为二十年未回京,家中又清贫,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