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玉藻》中记载:“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见于天子与射,无说笏,入大庙说笏,非古也。小功不说笏,当事免则说之。旣搢必盥,虽有执于朝,弗有盥矣。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笏毕用也,因饰焉。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杀六分而去一。”
《谷梁传,僖公三年》之中更有直观形象的描述:“阳谷之会,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诸侯。“据说,笏板还有另外的作用,就是挡住自己的脸,用以彰显龙威,上朝面见天子眼睛要望着笏板,表示对天子的敬意。
“如此器物,何人不喜,何人不爱啊!”心腹一边玩弄,一边略显得意的说道。
“丞相门外有人求见!”仆人从外面进来禀报。
“何人?”心腹收起笏板,一本正经的问道。
“此人并未说明来路,只是说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需要当面禀报丞相,若是晚了的话…”仆人不敢说下去。
心腹瞪了仆人一眼,呵斥道:
“若是晚了的话,又当如何?”
“说是有血光之灾!”仆人颤颤巍巍的说道。
“真是岂有此理,哪里来的狂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