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从村尾走到村头,梨树沟的建筑风格,在朦胧中古朴别致。石质的围墙将每家每户分隔的井井有条,在村头一角,有一个很大的碾台,巨大的石质圆盘,同样是石质的底座,通过一根木棍与旁边的石墩相连,构成一个简易的碾台。
历经风霜的过街楼矗立在村口,过街楼是一个阁楼一样的东西,与阁楼不同的是下面有一个门洞,供村子里人们通行,所以又称过街阁。整个村子都在过街楼后面,外面一马平川的平原有村子里的耕地。
过街楼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半部分是用石头砌好的墩台,约有四米高,是镶边纵联砌置拱券,中间是一个拱券门洞,上面雕刻着一个兽头,也由于运动之初,破四旧,被敲半边残缺,可还是威风凛凛地俯视着过往的人们。
建在上面的楼阁确切地说是一个供奉关公的祀殿,建造样式如果按照史料上的说法就是“面宽三间,进深一间,硬山布瓦顶,前后带廊”。
不过里面祭祀的关公已经被打破了,只剩下灰扑扑的底座了。
没有破四旧的时候,华珺瑶曾经看见红脸关公单手持书,正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看,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的矗立在关公的身旁。可惜现在都没了。
阁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