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已经走到了尽头,有能力的人人家去年考大学走了,然而毕竟考大学是独木桥,更多的知青依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公开批评,一些知青遇到的不公平待遇得到披露。有人说,我们花了三百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有的人开始采取各种方法离开边疆,有的吞食金属,冒充患了癌症,办了“病退”;有的转插农村,搞“曲线返城”;有的以死相胁,搞“核讹诈”。在这一年的年底,从云南省开始,生了知青大返城的浪潮。
为缓解就业压力,解决个人的温饱问题,政策松动了。明2月,上面才批转了第一个有关展个体经济的报告,允许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个体户”这个词就这样应运而生。
两年后,个体工商户几乎翻了十倍,有很多人坐不住了。“兴无灭资”等僵化的思维在个体户展道路上四处布雷,姓资姓社的争论曾多年纠缠不清,法律和观念始终是悬在个体户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萧楚北微微一笑,定定注视着华珺瑶的眼睛道,“瑶瑶我的回答可还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