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于中国。
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为明代所采,有史料记载,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采过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根本无法使用。这是因为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殆尽,清时尚未复生,来源沽竭,这也是紫檀木为世人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欧美等西方人士较中国更重视紫檀木,因为他们从未见过紫檀大料,认为只可作小巧器物。据传拿破仑墓前有五寸长的紫檀木棺椁模型,参观者无不惊慕,以为稀有。直到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见到许多紫檀大器,才知道紫檀精英尽在中国。于是多方收买,运送回国。现在欧美流传的紫檀器物,基本上都是从中国运去的。由于运输困难,他们一般不收买整件器物,仅收买柜门、箱面等有花纹者。运回之后装安木框用以陈饰。
仿唐代的四个月牙凳,凳面略有弧度,符合人体工学。
一人多高的黄花梨屏风,应该是六扇屏风,现在只剩下一个,本来上面镶嵌的汉白玉,汉白玉也没了。华珺瑶重新做了个底座,镶嵌上了镜子,当穿衣镜使了。
“就这么多了,多了我怕放不下。”华珺瑶挠挠下巴道。
“够用了,等你随军了我们在置办。”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