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地撑起。
一个柔弱的,没有选择的女子,只能任由政治命运的摆布,在松散炽热的沙中刻下自己的名字。
不知没有战争的生活,是否会像她淡然的笑。可是,想必再淡然的笑,也不及思念故土、儿时在父母身边撒娇时无忧无虑的笑吧。
饮腥食膻,胡邦异俗,在千里黄尘之外,万重关山之间,已然是天涯一方了。
漫漫黄沙中,除了泪眼婆娑,望着南归的大雁,手弹幽怨的琵琶,又奈若何?
倘若公主、郡主这些青春女子们,远嫁过来,必是要入乡随俗的。这让一向学习程朱理学,遵从伦理礼法的大宋宗室女子们如何适应?恐怕是羞耻之极,生不如死吧。
她们的青春年华,如花蕊一般,才刚刚含苞绽放,却要为两国边境冲突的减少,为大宋和辽国一时的和平,远离父母故土,承受亲人分离之苦,枉度年华。而且,还得入乡随“收继婚制”,忍辱负重,断送了终身幸福。
生而为女人,已是不易。
生而为皇族的女人,更是不易。
两国的一时和平,为何要以柔弱的女子来承担?
难道身为大宋的宗室女儿,就该如此吗?
何其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