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墙壁上看见古名家之作。
或许现代人不清楚,但是行家心里有数。
国画的传承,一开始并不是以纸绢丝帛为载体。事实上,壁画才是源头。最起码在宋代以前,壁画才是社会的主流。
宋以前,那些让人耳熟能详的大画家,比方说吴道子、周?P、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之类,基本是以壁画扬名。
没办法,由于技术原因。
宋代以前的纸,其实不合适作画。再加上,由于时代的限制,图画在当时,也不受世人重视。
直到宗教兴盛,佛道两家为了传播信仰,开始在寺院道观墙壁上,描绘仙佛神圣的图案,以吸引信众。
久而久之,壁画开始盛行。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百姓,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于绘画也开始感兴趣。
或许这也是绘画艺术,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反正壁画在南北朝开始兴起,盛于唐宋,衰于元、明,主宰了几百年的审美,还影响了后世。
在唐代,算是发展到了顶峰、极致。以至于,唐代最富盛名的大画家吴道子,才有了画圣的美誉。说白了,就是那个时期最厉害的画家,被世人捧上了神坛。
当然,当时的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