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从笔画、技法来衡量,这是很高的水准。拙劣的画卷根本没办法,与之相提并论。
这才是虞蒿惊奇的地方。
要知道,油画技法与国画技法,根本不可能相融。可以借鉴的,多数是透视、布局之类的概念。想在油画上,呈现国画那种绵长、流畅的线条,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油画的颜料,需要松节油调和,显得黏稠。所以仔细观察一些油画的作品,就可以发现图画的笔触,非常的短。
不是油画家,不想把笔触画长,而是受到限制,根本长不了。
但凡名家大师有那么一笔,几十厘米的长度,就值得大书特书,载入画史之中,受后人敬仰、研究、赞叹。
习惯了油画的节奏,再反过来学习国画,自然容易受到制约,不适应其中的技法。这种习惯,一时半会的,很难更改过来。
除非有大毅力,花几年时间潜心钻研,一点一为纠正自己的行为,才有可能转变过来。
问题在于,白叶也算是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崛起。他的经历,他的平生,早被人反复琢磨过了。按道理来说,他不应该有这个时间、精力,在专长油画的同时,又兼修国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