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书法字画,能历经千年的,非常稀少。因为唐代以前,造纸的技术不行,达不到千年寿纸的标准。
至于绢、帛之类的丝织品,理论上可以保存千年。问题是这种丝织品在时间的摧残下,也很难完整保留下来。
更何况,还有氧化反应的存在,这可是文物杀手。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千年以前的文物,总是觉得那些玩意压根不美观漂亮,古人凭什么喜欢?
说到底,就是新气过了,受到了氧化,东西变质。
要知道,美有共性。不要怀疑古人的审美观,现代人觉得漂亮的东西,古人也肯定不会觉得丑。
反之亦然。
觉得文物丑,别看出土物件,看复制品,就觉得美观了。
然而世上最残酷的事情却是,一些东西彻底失传了,大家只能在文献资料中,看到只言片语的记载。
具体是什么模样,大家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去还原,但是没有实物比较,谁也不知道还原的东西,到底是不是文献中记载的物品。
五圣朝元图、朝元仙杖图,就是这样。
基本是载于史料中,哪怕有一些临摹画卷流传,但是由于画卷水平低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