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他的文章。
现在也不例外,江南图书馆新闻报导才出来两天,大家刷新高博的社交账号,立马看到了新鲜出炉的评论。
大手笔之作,肯定出手不凡。
众人好奇阅读,发现高博的文章,根本不纠结于雕像背后的故事。哪怕一些人打听过了,也隐约知道一些狗血内情。
这些狗血恩怨情仇,无疑是大众读者,比较喜闻乐见的。普通评论家,往往揪着这些事情不放,各种挑唆、站队、剖析……
对此,高博却不执一言,不费半点笔墨。他在文章中,分析雕像的角度也比较刁钻,探讨的是世俗观念与艺术眼光的差异化。
他以大学者雕像为例,讲述了一些人,乍看到雕像的时候,对于雕像的造型,不满意、不理解,觉得丑爆了。
这样的事情,不仅限于白叶的雕像作品,更普及存在于艺术行业之中。许多人对于一些艺术作品,不明白究竟好在哪里,自然与艺术的创作本质,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其中的对错,一言两语讲不清楚。
或者说,不管是群众,还是艺术家,都没有错。
错的是……社会。
真的,这不是梗,而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