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像在沧州那样,就近借用战马,练习骑射。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忙碌,居然把学堂的规制给弄了出来。
从沧州来的第一批学子也进京了!
令人惊讶的是,在最前面的一驾马车,上面居然放着一块青石,有清晰的一行大字“为大宋之崛起而读书!”
天可怜见,当年王宁安弄出来的校训,居然被学子们奉为圭臬,六艺学堂可以改变地方,但是校训不能丢,宗旨不能变!
许多看到校训的百姓都大为赞许,伸出了大拇指,包括赵祯在内,不但没觉得不妥,相反还十分高兴。
“王卿,你几年之前,就有如此胸怀,朕心甚慰!”
虽然剽窃惯了,面对这句话,王宁安还是老脸微红。
“陛下谬赞了,臣不过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当不得夸奖。”
站在旁边的范仲淹突然发现这是机会,笑道:“陛下,老臣以为,能尽职尽责,就是最大的忠诚!如果能几十年矢志不渝,父死子继,兄弟并肩,为了大宋的命令死战不休,那才是真正的忠勇猛士!”
赵祯一愣,“范相公,你说的是什么人?朕怎么没有听过?”
范仲淹转到赵祯面前,深深一躬,“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