谅祚应该会有两个选择,或者结合董毡,共抗大宋,或者趁火打劫,在我们交战激烈的时候,袭取青唐。不管他采取哪种措施,都可能破坏我们开边大业,不得不防!”
“那狄相公以为,我们的战略应该是什么呢?”
“速战速决,越快越好,要主力决战,不能拖延时日,否则我们粮草人员不济,很有可能失败,而且时间长了,西夏人就有了从容准备的时间,于我们更是不利。”
……
狄青和王宁安一问一答,渐渐的就把整个战略勾画出来。
首先,青唐地势高峻,沟谷纵横,道路艰难。
如果大军劳师远征,迁延日久,必然后勤不济,粮食、牲畜、人员、兵器,消耗巨大,对于还十分孱弱的大宋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而且一旦董毡化整为零,采用不断袭击的游击战法,大宋几乎是必败无疑,当年李元昊就是这么吃亏的,王宁安和狄青都不愿意重蹈覆辙。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吸引董毡出战,在洮西之地,一举击败董毡,而且要打一场彻彻底底的歼灭战。
废掉青唐所有主力,为大军西征,扫清障碍。
确立了方针之后,再看眼下的局面,就有种高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