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这边的船队上做起。
现在归属于他的船只有五艘,三艘自己出钱让造船厂定做的两艘购买的成品货船。
自己定做的三艘里,有两艘属于正常的硬帆货船,水密舱结构,属于主流运输用的船只。
这不是他能决定的,属于自然演化。上一世的河运就是硬帆船,需要控帆的人少,不需要熟练的水手升帆降帆。
而水密舱结构,也是因为由内河运输转为海运后的一种选择,海运风险极大,水密舱结构可以让船只失事的风险降低,这是货运成本的选择。
至于南北方的木材运输,则是把木材像是挑扁担一样绑在船的两侧,水密舱不能装长条的木材,可是人的聪明才智又岂能把货物局限于装在船舱中?
再者都是近海运输,风向多变,在船只的排水量在某个阈值之前,硬帆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船厂也能制造一些软帆船,也有人尝试用,可是娴熟的水手并没有多少,加之船一般都造的不大,也没有多年积累下的航船技术和实践积累,陈健也只能舍弃。
唯一特殊定做的那艘船,算是做了一些改进。
内部用的是肋材而非水密舱结构,放弃了水密舱的安全性,换取了内部空间的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