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跟法国的棉布产量加起来,说实话,都不及印度的一半。”郎巴尔几乎是在为他们的短视叹气,“只是如果不制造点危机感,他们会像历史那样,永远满足在原地。”
就像郎巴尔预言的那样,后来英国棉织品在法国大行其道,法国纺织业逐渐衰落;到大革命爆发时,整个法国境内的珍妮纺纱机保有量只有不到900架,不到英国的5%。
不缺国力、不缺资源、不缺优秀人才、祖上也曾辉煌无匹,最终还是落在了后头。这就是此时的法国,有时郎巴尔看着这个国家,会忍不住有种“历史总是惊人相似”的感慨。不同的是,法国到底处在欧洲众多国家中间,不可能关上交流的大门,所以再怎么衰落,也衰落不到亡国灭种的危机里去。
这一出戏演完,对改变历史有没有作用还未知,另一个效果倒是马上显现了:与纺织行会的合作的速度加快了。
最终他们共同签了一个协议,组成攻守同盟,介于卡特尔和辛迪加(不,并不是碟中谍系列里的那个大反派)之间。原料和生产各自进行,但产品必须以统一的价格,由同盟办事处统一同特许公司谈判,使用统一的销售渠道。在后世有些国家,这就是妥妥的非法组织——违反反垄断法。
鲁昂的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