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之举,恐怕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拿破仑上台后,他积极联络各国君主,促成了反法同盟的建立。最终,拿破仑作战失利,他作为路易十八(路易十六年幼的唯一儿子路易十七已经在巴黎被虐待至死),成功复辟。执政期间,他没有走绝对君主制的老路,而是试图在君主制和新思维中找一条中间路线;尽管面临多重压力,但他的努力没有白费,风雨飘摇的波旁王朝似乎逐渐打出了新的地基。然而一切在他1824年死亡时中断;他没有子嗣,继位的是弟弟阿图瓦伯爵,即查理十世。查理十世完全推翻了哥哥的路线,抱着满腔的仇恨向新势力开战,最终被剥夺了政权。而后人民推举的是积极靠近革命党、在是否处死国王的问题上投了处决一票、有“平等菲利”之称、然而被雅各宾派推上断头台的沙特尔——后来继承了奥尔良公爵头衔——的儿子,路易·菲利普。
在短命的奥尔良王朝覆灭后,延绵300年之久的波旁世系的统治,自此完全走下历史舞台。
若从历史表现来看,假如普罗旺斯是长子,假如继承路易十五的王位的是他,说不定法国的命运将会走向一个不同的方向。
但现在,在另一个历史变数的强力干扰之下,这艘航船的方向,仿佛又被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