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设计人员极为缺乏,现在也没什么时间做详细的技术验证了,直接将现有技术拼合起来,模拟运行没有问题之后就利用已经解锁的几个工厂开始进行生产。原材料什么的这里的确不是很多,但是造两三台样机出来还是绰绰有余的,这种炮灰型号的船只对于材料的要求并不是十分严格,采用的材料不同无非是防御力和结构惯性强度会有比较大的差别罢了。
另外面对着强大火力的敌人,经过讨论之后这种炮灰型号的无人机直接放弃了装甲层,外壳只有薄薄的一层遮罩装甲,也就预防一下宇宙射线,倒是而占据空间更小的护盾系统被整合了进来。
在水晶号的舰载计算机里,包含了人类文明当中绝大多数技术成果,为此还专门安装了一个具备自毁功能的外部数据库用来存储这批海量的数据。
纯粹的拼凑演算到工厂实际建造出来,整个过程实际上花费的时间也就是一周。在这期间依旧是没有任何无人机的信号,这是个极端的坏消息。
关于无人机的性能,在尽可能地进行了材料成本压缩之后,在不开启护盾系统的情况下其防御力甚至还没有一块普通的陨石要好,至于开启之后也只不过是比重型战斗无人机要好上一点点罢了。关于这个防御力,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