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勾,左手吟、绰、注、撞,一曲《梅花三弄》应指而生。
——此曲又名《梅花引》,乃是东晋之人桓伊所制之曲。梅花乃冬之精魂,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其志高洁。曲中借物咏怀,展现梅花洁白,傲雪凌霜之特性,在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之法,重复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故称为《三弄》。
——晋时之人,往往旷达而不拘礼节,磊落而不着形迹。《梅花三弄》的作曲者桓伊乃是东晋之时的武将,获封为右军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其人谦虚朴素,个性不张扬,曾立大功而从未招忌。《晋书》中称其“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当时,王羲之之子王徽之曾应召赴都城建康,所乘之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好桓伊在岸上经过,王徽之与之并不相识。这时船上的一位客人道,“这是桓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此时已经是当朝的高官贵胄,却亦久闻王徽之的大名,当下便下车上船,坐于胡床之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吹奏完毕,便上车走了。宾主双方自始至终没有交谈一句话。桓伊敦和风雅,王徽之狂狷博闻,二人相会虽不交一语,却是难得的机缘。也正是由于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