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常年以讨饭度日,我也不该嫌弃,仍应恪守本分,追随于他。便是以糠咽菜、烂窝头果腹,也未失却英雄尊严。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我就是未能经受考验,这才一时糊涂。师父骂我是小畜牲,是小白眼狼,我说是理所应当。如果今天这一顿打,能消除我师父的怒气,能化解我吃里扒外的罪孽,那我不禁该受,而且受得畅快。请师父行刑!”说着话又掉下几滴“悔恨的泪水”来。
这一点众人都低估了他,他既与陆黔志趣相投,性子也同他相似,优势在于幼年时看过的典籍可比师父多得多了。因此要编造一段幡然悔悟之言,丝毫也不为难。更何况他还是有备而来,所说言语都是背熟了的。练到深处,说到何处该当泫然欲泣,何处该当泪水长流,都是把握的毫厘不差。
众人听了这一番话,对他各是十分同情,又想他一时糊涂才做了错事,年轻人又有谁不犯错?于是刹那间好评连连,称他“知错能改”“尊师重道”“循礼有矩”……都向陆黔规劝起来,道:“挨打而不知错,徒劳无用。现在他已然认罪知错,就算是我们一起来求个情,那顿打也就免了罢!可否?”
陆黔是个精细人,凡事只求收效,此时也知道若是执意责打程嘉华,必然触犯众怒,到时也就不好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