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他滚过来,给这两人送上好酒好菜,叫他们吃饱了,然后带着这人去大厅见我!”然后头也不回划着舢板出了水牢。
“成了!”高士廉低声自喃道。
此时,与君山隔湖相望的巴陵城外西南几里的岳阳楼上,正有两人举目看着朦胧中的君山。
岳阳楼是巴陵城一景,三国时期建成,相传是当时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至南北朝时被称为巴陵城楼。到南朝宋时,中书侍郎、大诗人颜延之路经巴陵,作诗,诗中有“清氛霁岳阳”之句,“岳阳楼”之名才流传至今。
岳阳楼坐西朝东,高六七丈,木制三层四柱、飞檐斗拱盔顶。整座建筑没用一钉一铆,仅靠木制构件的彼此勾连。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拱而复翘的顶式结构就像是古代将军头盔,因此之后的历朝历代不但文人墨客喜欢来此游历,就连武人也喜到此沾沾喜气,寓意如意拜将之说。
当然现在的岳阳楼名气还没有那么大,直到唐玄宗时期由于大诗人们多来此写下佳句,渐渐才兴盛起来。
现在站在顶楼的两人一文一武,看上去很是和谐。
文人一身素衣,背着手微微仰着头,像是用鼻子在嗅那空气中的湿气。旁边的武人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