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巴达维亚。天气出奇的好。来自北方的冷空气,给这儿带来了清凉以及更多的雨水。雨水使主要经营的种植园当地人感觉到不适,但这并不影响巴达维亚之中,经过两年的建设,已经初步形成的工业体系。
限于巴达维亚的国籍原因,主要为华人建立在原铁翼公司供货商的各种工业。除过已经搬回到中国精细加工企业之外,这儿大多数是利用来自澳大利亚原料的粗加工企业。原料在这儿经过初步的筛选、加工之后,被轮船、飞艇运回到中国需要的各个地方去。
这也就是中国卖向世界各地的工业,没有被各国算做倾销的原因之一。
因为原料从这儿出发,等到了中国,原料的价值加上运费,已经发生了变化。倘若中国商品不是因为较高的生产效率,以及一直“补贴”的廉价运输及能源,则对于国际其他国家的产品,并没有多少优势。
其实,唯一获得的优势,就是中国的资源,除了可以再生的或者储量极大的资源之外,大多数的资源都来源于附近国家的开采。
包括法国人控制的越南、日本、朝鲜、印度以及澳大利亚。有了庞大的飞艇群,这些资源使用起来,比别处的资源贵不到哪儿去。
“啊,终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