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读> ..次世界大战里,获得长足发展的日本方面的大约80万吨几乎全新的钢铁冶炼设施,随后的努力中使钢产量在一定的时间里突破100万吨。
在亚洲,这已经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数量。可对于中华联邦不断增加的制造业而言,这些钢产量不过仅仅达到需要的一个零头。这就导致中华联邦不得不向,诸如澳大利亚、印度、苏联以及附近其他其他国家进口足够的材料。
大规模的进口材料,自然会引起世界闲置资本的注意。中华联邦不论人种、信仰的政策,又使它成为当时整个世界里最为理想的一块投资热点。
更多的资金涌入到在中华复兴党带领下的,以科技发展为前提,建设完整工业系统为发展方向的建设在得到这些资金之后,发展的速度在良好的规划与充足的人才参与下,进入到快车道。
到1923年年末,中华联邦的钢生产能力已经达到500万吨,这在以前的中华联邦绝对是一件不能想象的事情。可如果看看国际上的水平,再看看这些钢铁与中华联邦人口的比例关系,那么就不得不说这样的钢产量对于一个四亿人口的大国实在不值一提。
随后几年中华联邦经济利好消息,吸引到更多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