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都不多,而且当时也缺乏使用飞弹攻击战舰的战例。
可大德国人使用了潜艇上装备的-型飞弹,击沉了英国人的反击号战列舰之后对舰飞弹的作用最先引起了德国空军的注意,随后“蜂鸟返舰飞弹”就应运而生。但大总体上来说,这种多为陆航又或者空基发射的飞弹,很容易成为密集的防空武器攻击的目标。尤其是它的尾焰,可以说在夜间会让它的攻击效果大为降低。
随着盟军方面更多的防空武器出现,尤其是那种在战舰上堪称为“阵列式”壁挂机枪的出现,让飞弹攻舰的能力大受影响。毕竟,数十甚至上百挺.毫米机枪的集火射击,绝对能够构筑起一道由子弹构成的墙壁。这让对舰飞弹的威胁大为降低。因为它不可能像是“蒲公英”电视制导滑翔炸弹那样,几乎没有明显的信号可以捕捉,而且来自近乎垂直状态的航空炸弹,在理念上那是无法拦截的。
这当然不包括中华联邦国防军的战舰,它的防空武器可以迅速测定目标方位,然后使用“密集阵”与“金属风暴”、“电磁干扰”系统进行密集拦截。因为相对于其他国家,超强的电脑技术以及电子技术,让他们可以对敌方航弹进行一定程度的拦截。毕竟这时攻舰武器之中,制导航弹处于第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