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早上集合,统一训练。而每名团兵每个月发给五钱白银和五斗米的月钱。同时还管一餐中饭。
在明末时期,一名普通的士兵一个月的军饷也就在二两白银左右,少数精锐部队可以达到三到四两的标准。如果是在正常时期,这个收入还比一般平民略好一点,但明末的粮价走高,一石米价基本都不会低于三两白银,有时会高到六七两白银一石。再加上层层克扣,真实落到士兵头上的,所剩无几。跟本不够养活自己和家人,只能靠劫掠百姓。因此明末的明军军纪败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尽管团兵的月钱不高,但五斗米合后世有三十多公斤,基本免强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加上团兵自己也有田地,自己虽然耕种不了,但可以由家人耕种,也可以租给其他人,收取田租。因此总体来看,加入主力团之后,家庭收入还是会比过去略高一些。
辅助团是除主力团之外的全部青壮年村民,按三个村的地区各自分组,实行半耕半伍,在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毎天上午下午各训练一个时辰,并管中饭。而在其他时间毎天只进行一个时辰的训练,不管饭。
少年团是由各村十四岁至十八岁的少年组成,按自愿报名,不做强求。训练的时间也和辅助团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