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丝绸厂里,基本就是这种模式的运行,虽然政府参了股,但并没参与丝绸厂的运行管理。
相对来说,郑芝龙有欧州各国的东度印公司的了解要比郑成功多一些,也认为这样方式更好一些,虽然说郑芝龙也不想国家参与公司的运行,但也知道,这次到印度建立驻点,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是无法做得的。
毕竟郑芝龙是从海上起家的人,知道在近一百多年以来,中国在海外屡屡使挫,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缺少国家的支持,当年郑芝龙能够称霸海上,也是在招受明朝的招安,得到了官府的支持之后,才逐步取得的。而且当时郑芝龙仅仅只是取得了广东总督熊文灿的个人支持,如果能够得到全国的支持,当然能够在海上去得了更大的优势。因此郑芝龙也认为,国家适当参与公司,也是有必要的。
在大原则上达成了统一的意见之后,商毅也让郑芝龙和郑成功回去,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出来。同时正式下旨, 封郑成功为中国西印度公司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