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向回收了,成了骑虎难下。又回头看了一眼在远方观战的硕塞,心里也不禁暗暗的后悔起来。
其实这时在硕塞心里根本就没有嘲笑满珠习礼的念头,而是充满了十分震惊,因为他对中华军的战术、武器性能都十分了解,但在刚才的观战中硕塞己经发现,中华军的火枪射程竟煞比以前提高了一部有余。
硕塞当然知道,以前中华军里确実有一种火枪,在枪膛内刻了螺旋形的膛线,用锥形弹头,射程极远,而且精准度很高。以前清军也曾缴获过一些这样的火枪,硕塞还亲自试过,但清廷一直都解决不了在枪膛里刻出螺旋形膛线的技术,因此也仿制不出这种火枪。
不过这种火枪在中华军里装配并不多,只有少量精锐部队才有。居一些投降清廷的中华军士兵说是因为这种火枪的膛线容易磨损,使用寿命不长。因此才无法大规模装配部队。当然清廷的许多官员也都十分庆兴,都说如果中华军有一天能大规模装配这种火枪,清廷恐怕就很难与其相抗了。
但还没等到中华军大规模装配这种火枪,清廷就已经被灭亡了,而现在看来,中华军显然己经解决了膛线容易磨损的问题,因此也可以大规模的装配这种火枪,这也就意味着,中华军的战斗力又将再上一个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