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是两败俱伤。
但圣人的掌控力并没有随着他年龄的增大而减弱,这位看似风流还有些痞赖的帝王事实上一直把持着争储的度——超过了这个度,不管你多么强,违反了规则,你就要出局。
所以朝中的党争并不激烈,因为构陷官员过分了很可能踩过线,触犯圣人的“度”。
圣人又有意无意将争储的焦点落在清川郡主身上——在她十五岁时,御笔亲诏赐字“昭华”,又赞“长孙肖高武”。
朝中谁不知道圣人最崇慕的就是高宗武皇帝?
高武字“光华”,圣人给太子嫡长女取字“昭华”是几个意思?
清川郡主若是“长孙”,比她年长一岁的齐王世子又是什么孙?
给清川郡主这仇恨值拉得妥妥的。
这就影响了朝中党争,无形中让齐王党和太子.党都觉得朝堂上的得失只是势力的增减,但对储位之争不起决定性作用,只要清川郡主存在,圣人就对太子抱有希望。
“这是圣人的聪明之处啊,”萧昡叹道,“以一人而削朝争。”
“如今最麻烦的,就是这‘一人’。”顾邃沉着脸道。
被圣人树立在前面当靶子,拉了那么多仇恨值,年年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