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的思维天马行空,没有不可能的事,至于行不行,那是技研院的事。
众官员和技师听得一头冒汗,一头唯唯诺诺。
没有人敢说“这不可能”。
太子都说了“要敢想,异想天开都可以”。
何况发明创造就是如此,要敢想,放开了想,□□出来之前,谁能想得到没有习武的普通强壮男子,在经过短短一个月的训练后,就能以一杆□□打死三十丈外的铠甲士兵呢?——士兵是假的,但铠甲是真的,到了战场上,那就是敌军。
李毓祯给了一棒子又给甜枣,“不过,比起以前有进步了,院里要给记功。”院正赶紧应是,心里松了口气,左院丞也松了口气,心想太子还是讲理的。
李毓祯又开始鼓励,“但还要再接再厉!这样的枪,上不了战场,比起□□大不如。你们要敢想敢干,造出宗师都要退让的神枪。”
众人大受振奋,齐应一声:“诺!”
近午时分,李毓祯离开了靶场,虽然对火绳枪的成果不满意,但□□的方向是对的:枪手比弩手、弓箭手的训练快多了,也比步军刀枪兵的训练快,而且费还更少,假以时日,必能大批量替换刀枪□□。当然,这要取决于技研院的研发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