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儿去了,脑勺后泥搭着一根小辫儿,好像刚捏好未经炉的泥壶把儿,原来是个丫头。
常思豪要了几块酥饼,就着面茶嚼咽了,吃完结账,摊主瞄见他掏的是银子,眼睛亮起来,赶紧收了,一边笑说着:“老弟不是本地人吧?这是要进城去吗?”一边拉钱匣,抽递过几张白纸条来。
常思豪心中一惊,暗想我连话都没说,你怎么就知道我不是本地人呢?
摊主笑眯眯地道:“我们本地人吃饭,大多数要用条子付账,用银钱的可是不多。”
“条子?什么条子?”常思豪问的同时,看他手里纸条又往前递,这才反应过来:他拿这些纸条是要给自己当找零。
这纸条二指来宽,接过细看,上面用正体写着谷壹斤、黍伍斤之类的几个数目字,最底下印着一个红戳。眼睛再旁扫,旁边那半张嘴的钱匣里面,也尽是此类的白色纸条,不禁奇道:“这能当钱花?”摊主合了匣子,道:“咦,你这话问的怪,怎么不当钱花?这可是徐家的条子,你就放眼瞅去,这整个这华亭县的地面儿,拿这条,走到哪儿都好使。”常思豪道:“徐家?哪个徐家?”
摊主道:“耶,你连徐家都不知道!这日子怎么过的?那不就是当朝首辅——徐阁老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