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变了,主动修好,尽投高爷麾下。
高拱虽然瞧不起这些人,但也知道水清无鱼,人至察则无朋,大手一挥,略过前情,却没有想到,在这时居然遇到了回来后的第一波阻力:陈以勤。
陈以勤上疏,表示对高拱在内阁兼掌吏部不满,认为这样权力太大,应该分一分。
原因很简单:吏部管的是人事任免提升,地位在六部中最高,吏部尚书号称太宰,几乎等于第二首辅,压倒了其它的阁臣,他上面已经有个李春芳,如今又多了一位高某人,岂非“岂有此理”?
隆庆应付的方式很简单:不见面,不表态,不吱声。
陈以勤就明白了,七月,辞职致仕。
陈阁老一生不参党派,走时身如孤月,唯揣两袖清风。虽然一辈子没办实事,倒是落了个廉洁奉公的美名。
就在高阁老在朝堂上大刀阔斧的时候,东厂大院儿里则是一派云淡风清。展眼间到了九月初八,方枕诺命人在后院小花园设宴,请其它三位档头在亭中酌酒赏菊,当然更不会落下小程公公。
程连安不但早来,还上下张罗,曾仕权、康怀也都准时赶到,只有秦绝响迟迟不见。
嗅着满院的菊香,曾仕权坐在亭里把腿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