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紧盯这辆英制坦克的人不止朱海峰一人。在设置在一号炮位的那门100线膛炮旁边的赵如松,也同样目不转睛的看着那辆被他寄予厚望的坦克。
不管怎么说,刚刚结束的100线膛炮打靶测试,让这位两鬓含霜的老专家还是有些吃惊的。如果说在一千米和八百米的距离上无法洞穿这款复合装甲还在他意料之中,五百米的距离上也没有造成有效损坏也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然而在三百米的距离上也没有被洞穿,则让他不得不为之震惊了。
以至于在得到结果的一瞬间,他忽然对自己研制的新式坦克的120口径系列反坦克弹药失去了信心,不过好在这样的心态只在他的心中停留那么短短的一瞬。很快便被他远远的丢入记忆的垃圾堆。
笑话,老式的59式坦克上的100弹药怎么可能跟他主持研制的新式120系列反坦克弹药相比,要知道新式反坦克弹药可不单纯将口径增加,装药量加大那么简单,而是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和生产加工工艺,为了提高穿甲弹的射速,单单一项弹头外形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他赵如松也是亲力亲为,
而且还前往西南航空所寻求曾经在万山厂工作的老杨,如今的西南航空所所长,国内知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同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