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帝王。
他做出来的决定。又岂能容他人质疑?
事实上,他在请礼亲王来作评判之前,心里虽然没有确定,但其实已经有了大概的定论,可在听完礼亲王的话后。他的决定却有了改变。
公!
这是他在诏宣殿批阅试卷和评判此次殿试排名时唯一内心期望遵循的字,本来他以为自己做到了,可事实上却并没有。
文,既是伯仲,又何须强分上下!
为了殿试的规则而将两篇伯促之文人为的定一个上与下之分,这本就是不公,既然不公,为何要去做?
规则?朕就是规则!
至于为什么不在宣榜之前圣诏方正直和南宫浩来见?这个原因其实同样很简单,因为,在这些策论之中。又有文采又主“战”的策论只有三篇。
那么,前三甲之名其实早就已经定了,
既然心中已定,又何须再见?
直接圣诏第四名到第十名的才子,将那些以“和”之名的策论之文排名再定一定,便足矣。
倒不是说圣上林慕白偷了懒,而是这次亲阅两百份试卷,耽搁了太多的朝政事务,实在抽不出时间再去见多几个人了。
再说了,方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