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情”,并且是以歌姬为中心的情,那是一群离不开青楼的文青,并且为了他们的青楼文化可歌可泣的奋斗一辈子。
至于层次低些的呢,就要俗气一些,写些带点故事的小话本。实则在高方平看来嘛,这些话本的本质,和晏几道柳永这些是一样的,都是大宋特色——青楼文化。
大宋就这德行,足够奢靡慵懒,同时也侧证了它在一定程度上的富足。
大宋的时代精神不是李世民时期的“踏破贺兰山缺的马上文化”,而是受到晚唐和五代风气影响严重的“青楼文化”。妈的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喊“怒冲冠”的岳爷爷当然就是个异类。于是岳爷爷在《岳阳楼感》中表示了“念头不通达”。
他的念头不通达最终害死了他。因为他和高方平不同,他不是老赵写在宪章里不许杀的那个群体。于是他就被捉去害死了。
这就是弱宋和盛唐的本质差别所在。
老赵在这个问题上是要背锅的,当然那群害死狄青的欧阳修文彦博们责任也不小。郁闷的在于,狄青被欧阳修们害死后找不到毛病,那是体制的锅。类似欧阳修司马光这些个棒槌仍旧是大宋的肱骨。包大人的法制可以整得王爷党死去活来,然而解决不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