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老的那群官僚只要风气一变,他们不对抗开始,那真是有些用处的。因为他们经验丰富业务熟悉,除了会贪污此点很不好之外,效率相对很高,一但他们认可了高方平后,他们比谁都会装逼、理解路线比谁都透彻,所以执行起高方平的策略来,几乎都不过夜。
于是一些初步换了观念的人,又被高方平于这个特殊时期启用了,新老官僚一起用,相互监督。
这不够完美,但战争的节骨眼下权且只能这样了。又算一个白银开局。能在进驻大名府短短的三月多时间,把一切转变到这个地步,高方平已经尽力了。
现在一切按部就班的演变推进着,那就该考虑出阵之后的部署了。
西北前线的敌人高方平不怕,但是这个节骨眼上,后院绝不能起火。于是水泊的问题,正式进入了高方平的日程。
目下整个北京地区在轰轰烈烈的建设、备战,全部人忙得晕头转向,高方平则是在内堂看着区域图,一发呆就是一整日。
思考了这些时候,那个悬而未决的案子——索超问题,高方平已经签字:以勾结水泊反贼卢俊义、节制厢军不利至重大过失,作风败坏贪污数额极其严重等名誉,判处索超死刑。鉴于战时机制,鉴于他不是民籍,所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