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终于在18岁的时候考取了秀才,但当时汪家经济极为困难,长兄失业,次兄病故,其他兄长也无收入,汪精卫被迫加进入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家做家教,但那些纨绔子弟哪里会在乎他汪精卫呢。
汪精卫一想到这里,不禁摇摇头,那时的他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课少父母嫌懒惰,功多弟子结冤仇。”那三年的忍气吞声使汪精卫性格中又多了一丝的懦弱。
终于三年后,他考取了公费生,去了日本,回想起日本的生活,汪精卫的嘴角不禁弯了起来,那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之一,有老师的教导,有同志们的帮助,还遇到了17岁的陈璧君。当时的陈璧君身材还未走型,也算是有青春活力,虽然当时他自己极为贫穷,一个月只有几十日元收入,只能自己吃饱饭。其它同志也是这样,当时大小姐陈璧君请有钱,请他们吃几次饭,喝几次酒,所有人就开心的不得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和现在相比,自己居然更加喜欢那样的生活。当时他们也没有什么权力可言,在阁明党内部当官,捞不到一分钱好处,没有一点权力,只是去冒险的时候排在前面而已。这样的生活一直到1910年。
那一年对于他是最为重要的一年,因为康有为的攻击,阁明陷入低谷,自己去印尼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