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口径变成了15,所以还是应该叫枪了。”
姜诚看着自己还从来没见过的b-60的照片,只看到这枪长有两米左右,看上去与其说是重机枪不如说是高射机枪的合适。
姜诚想了想德国的主力机枪42说道“我们的b26是我们工厂的拳头产品,要增加产量,我看40年初的时候要达到年产三万挺以上,我知道这机枪的生产成本较低,他可以和德国现有的34互补,你们应该也知道,34的射速较快,成本较高,这都导致了德军在疯狂扩张的时候无法全面换装,而我们的b26有价格优势。我看我们应该可以把他定位为未来德国集团二线部队的主力武器。
至于b-37,他以后的地位就会比较尴尬,说射速快,你没34快。说价格低,也没低到哪里去,德军一定会选择他们更加信任的系列,所以我们必须要设计生产出一款新式的机枪,要和b-26一样。有价格低廉、射击精准度高同时要射速够快的特点,只有这样的机枪才可以和毛瑟公司竞争,我看这样,生产线保持不动,产量先增加到年产5000挺就够了,还有那个b-60,也要改,他的定位是以后我们装甲产品身上的高射机枪。”
这样的计划,奥尔德倒也接受,但对机枪的改进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