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艘,舢板无数。
据说谢晦大军东下时,整个江面都被他的水师占满了。放眼望去只能看见船帆和旌旗,连水面都看不见。
到彦之见敌军强势,便借口要等待时机,以火攻取胜。谢晦又不是曹操,闲着没事把船连起来。因此到彦之所说的火攻的时机就一直没到。他便借故龟缩在后面不出来。
到彦之不敢应战,这原本该是谢晦进军的大好时机,可谢晦显然也不想打。只是盘踞在长江中游,似是想同朝廷谈判,以求自立为王。
两边的人都不想打,这战事就一直僵持着。之后又天公不作美,连日风雪,更是给了两边休战找了个好借口。
若不是檀道济在此时果断出兵,将谢晦的先头水军全都击沉,这半死不活的局势怕是还要持续下去。
谢晦根本没想到檀道济会出兵。他一直以为皇上既然要杀自己,自然也不会放过檀道济。谁曾想皇上竟然用檀道济来做朝廷的钢刀利刃。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直接击溃了谢晦的所有的信心。
四万水军连打都没打就开始向后而逃。绣着“檀”字的战旗,就如同野火一半,烧尽了谢晦所有羽翼。
这消息传到襄阳时,正是大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