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匣台南北西三面皆巍峨断壁,唯有东面有山路登山,山上并无佛寺道观,历史上曾经有座尼姑庵,传闻战『乱』时分藏匿过一位亡国公主,故而被称为公主庵,只不过废弃多年。
大匣台分内外两宗,外门建筑位于半山腰,热热闹闹,许多商贾特意挑担来此贩卖物件给大匣台弟子,新鲜鱼肉、时蔬瓜果、柴米油盐等等,不一而足。内门位于地形并不『逼』仄的山巅,人数相对稀少,却天经地义占据着那方nsb。
从山脚到山腰是一段黄泥路,宽可容纳一辆马车通行,坑坑洼洼,注定会是颠簸不堪。
山腰至山顶则是石阶,足足六百多级,老傅每天都要来回两趟,起于半山腰山门牌坊,也终于此。
今日清晨时分,老傅就在山腰那座临近毁弃公主庵的茅屋里起床,腰间系好酒壶,拎着扫帚从牌坊下开始登山打扫,秋天最累,因为落叶最多,而大匣台的枫林素来是云泉郡十景之一,金秋时节的大匣台,被东越道的清流雅士誉为火焰山,可想而知老傅这份活计的分量。今天老傅手脚格外轻快,早早就登顶,然后下山,却不是像以往那般躲在自家茅屋饮酒装神仙,而是拎着扫帚躲在一处小摊贩的担子后头,向山门牌坊那边张望。大概小半个时辰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