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只要跟江湖沾上边,那就经常飞来横祸,或是天降横财,总之福祸不定。
春秋之后,不是江湖人,不趟江湖的浑水,大体上是能够平平安安的。
可在春秋之中,尤其是春秋之前,武林中人行江湖事,或是游侠儿犯禁之举,往往会殃及无辜,且从不觉得此举有何不妥。例如春秋早期,任侠之风鼎盛,幽燕之地大名鼎鼎的游侠曹友方,听闻某位义士被官府捉拿要斩立决,他便劫法场,野史记载“曹友方手持双锤,杀穿街道,锤杀官兵百姓两百余人,所向披靡,无人敢当。救下义士,解囊赠百金,扬长而去,不留姓名。”最可笑的是整个春秋期间,上至读史的士大夫下至听书的升斗小民,没有人觉得曹友方之举有丝毫错处,无数人的笔札之上,皆是“只恨吾晚上曹友方两百年”这类感慨。
直到法家荀平的出现,然后是受其影响的人屠徐骁,以及幕僚李义山的推波助澜,加上离阳老皇帝赵礼那句只见于稗官野史的名言,“江湖再远,依旧在朕卧榻之侧,绝不可有兵戈之声,扰朕之清梦,”,才有意无意地遏制了这股绵延千年的风『潮』。
徐宝藻喝着梅子汤,只觉得整个人都暖洋洋的,整张脸庞都洋溢着幸福的意味,就连那个天下第一面目可憎姓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