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洋洋洒洒的飘着雪花,屋内炉火通红,病榻之上的丹凤断断续续的告诉碧君,红布里包着的这只镯子是碧君母亲在碧君满月的时候专门给她打的,上面还让银匠刻上了碧君在河南老家的名字“朱春福”,这镯子本来打了一对,后来她母亲和碧君祖孙俩分开的时候,带走了另一只,说是日后若还有机会,这只镯子便是相认的凭证。至于那字条上的内容,“夏香妹”是碧君母亲的名字,后边“北平琉璃厂任”是那个带走她母亲的男人留下的一点点信息。当日,碧君母亲带着碧君在一个小县城乞讨的时候,在一家古董店门口遇到了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这个男人见碧君母亲虽然衣衫褴褛,形容憔悴,但是也掩藏不住眉目的娟秀和体态的窈窕,他给碧君母女买了一些吃的,然后有些轻浮的问碧君母亲是否愿意跟他走。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碧君母亲,望着眼前正狼吞虎咽的女儿,心里一阵心酸,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月里,一个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家园的母亲,除了自己的身子还有什么能够依靠的呢?
碧君的母亲最终用自己为碧君祖孙俩换了些口粮,本来她是一心要带上自己的女儿的,可是那男人一听要带上碧君这个拖油瓶,便不耐烦的说要带女儿那就算了,他可不愿意给人做后爹。碧君的母亲又苦苦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