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门,让风吹进来,还能带来点凉气,不过弊端也有,就是必须在太阳落山前吃完,不然的话就要挨蚊子咬了。
“爹,咱家的秧都插完了吗?”虞贤一边扒拉着饭一边问虞大有。
其实虞大有家也就两亩田,在果树村家家户户五六亩的平均水平下算是很少的了,像那些大户家里都是几十亩地包出去给别人种收租子的,那种就是人人羡慕的吃穿不愁的富户了。早年虞大有家也是有五亩肥沃的土地的,只是为了给虞夏治病加补身体,这些年陆陆续续卖了三亩。两亩地虞大有夫妇二人其实很快就能插完,但是每年农忙的时候他们都要先去帮虞夏祖父祖母插秧,然后才插自己家的。
虞夏祖父虞老爷子虞德彪住在村西,跟大伯一家住在一起。虞老爷子的父亲是秀才出身,在果树村当过一阵教书先生,家庭条件还算不错,后来村里有条件的人家都去隔壁陇河村的东虞族学读书,无奈之下才关了书塾,从此家境便慢慢开始走下坡路。
即便如此,有个秀才功名的爹,虞老爷子的眼界也不低,再加上他善钻营,日子过得比一般庄户人家好不少,虞大有兄妹三人说亲的时候还是很吃香的,大哥虞大全娶了缪家村的富户家闺女,最小的妹妹虞秀荷嫁去了陇河村的一户富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