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了,因为东山县书院本身明面上就不是隶属朝廷,一个民间学院能够培养出这么多人才来,能不令人瞩目吗?
但是国子监也有自己的优势,也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脆弱。
首先国子监的生源,国子监的监生大多都是有身份的人家的子嗣,说起来是属于贵族学院,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寒门子弟,那也是因为名气和才学进来的,可以说是实打实的本事了。
只是这些,都被国子监丞和主簿给忽略了罢了。
再者就是国子监已经在长安城之中屹立了不知有多少年了,底蕴深厚,是现如今整个大唐最高等的书院学府,以前的国子监也不叫国子监,是叫做国子寺,前隋的时候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开皇十三年,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复名国子学。大业三年,改称国子监,到如今贞观年间,国子监的学额也不过三百人,但凡六学,皆隶属于国子监,所谓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
如今的国子监,名义上是朝廷的,当中的官员也是朝廷的,但是却是一个独立的教育机构了。
国子监的最高领导者,便是祭酒,如今坐在这个位子上的是孔颖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