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图,“一月前我宋三路大路大军西征。童贯自熙州出。”
又指着北上方,“大将高永年自兰州出,理论上他沿京玉关一线可最快逼近西宁州,但难点在于大通河阻隔,强渡容易被对手骑兵抓住漏洞。又有,倘若外交形势有变,西夏一但决定出兵援助青塘,党项精骑自卓洛军司快出,那时高永年部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又因湟水阻隔,童贯和刘仲武部骑兵不足,无法及时北上驰援,以高永年那像是头被打过的性格,很容易被人包饺子。”
这些话他嘴里说出来,有些词虽怪,但足以让唐恪和张康国懵圈了,不禁睁大了眼睛面面相觑。
张子文接着道:“刘仲武部最低调,自宁川堡一线逼近湟水,却引而不发。这不代表刘仲武将军没能力过湟水打通潢。而是他知道此战大局在哪。”
唐恪忍不住道:“大局何在?”
张子文在地图上划了一圈:“西北事务不是军事问题,而是童贯和高永年的督帅之争。童贯虽是阉人,但军事才能有些的。他素知高永年性格,于是建议高永年不过大通河、陈兵京玉关一线转为防守,以做到切断西夏对青塘的援助。”
“奈何童贯只是名誉总管,战区没有宣抚使,则陕西西路都统制高永年可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