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管理厢军的,但这时期厢军列为中书门下系列而不是枢密院系列,所以兵房建制还在,但业务基本都移交给门下省兵部,只在部分兵器转移时签个字,握有少量审批权限。
还有吏房,管理官员考核升迁替补等事宜。但只能管到武臣,文臣不受枢密院管理。譬如出问题后,关于武将枢密院可以开除可以治罪或砍了,但如果是文臣,根据太祖皇帝写在宗庙里的宪章,尤其那些进士出生,只能打包送回吏部。
大抵和后世一些时期的国企差不多,临时工犯错直接开掉,但正式工只能退回劳资部门待岗再就业。大宋怎么也会把这类人重新安排上岗,是否开除这些人吏部或蔡京说了也不算,皇帝说了才算。
只看蔡京都被列为贼首了,基本等于断送了汉家半壁江山,也只是把他“开除公职”,连抄家进号子都没有。
这些大抵就是宋朝、尤其是北宋的体制特点。培养官员不容易,保护官员就是保护体制,有问题的要帮扶着他们重新站起来,皇权才稳固。这是鬼才赵匡胤的政治框架:与士大夫同治天下。
枢密院西北事务房是管理西北军政的。同设的还有东北事宜房,两广事宜房,东南事宜房等等。不过这些一般管理常务,譬如现在西北发生国战时